顶部
收藏

环境学基础教程(第2版)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贾振邦 黄润华
定价:
35.30元
ISBN:
978-7-04-014462-8
版面字数:
4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7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04-07-15
物料号:
1446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地理科学类
二级分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
三级分类:
环境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环境科学被称为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本书正是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主要讨论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内容,包括人类的环境观和环境伦理。第二章论述地理环境发生与演变的过程。本书的最大特色反映在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人类与地球表面各个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的关系,尽可能定量地阐明上述各圈层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条件和制约,阐述人类对这些圈层所造成的影响和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第八章从环境学的角度论述了人口问题。最后,第九章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总结全书。

本书是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环保和理、工、农、医以及文史、语言等专业师生环境教育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 一、 人类的环境
      • 二、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 第二节 环境科学
      • 一、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二、 环境科学的分科
    • 第三节 人类的环境观
      • 一、 天命论
      • 二、 地理环境决定论
      • 三、 征服论
      • 四、 协调论
    • 第四节 环境伦理
      • 一、 道德与伦理
      • 二、 环境伦理
      • 三、 不同社会层次的环境伦理
    • 复习思考题
  • 第二章 地球环境的发生与演变
    • 第一节 宇宙、星系与地球
      • 一、 宇宙起源
      • 二、 “大爆炸”与“超级弹簧”
      • 三、 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 第二节 地球上的生命
      • 一、 地球生命起源
      • 二、 生命进化
      • 三、 人类进化
    • 复习思考题
  • 第三章 人类与大气圈
    • 第一节 大气圈的结构与组成
      • 一、 大气圈发展史
      • 二、 大气圈的结构
      • 三、 大气的组成
    •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类型
      • 一、 大气污染的含义
      • 二、 大气污染分类
      • 三、 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转化规律
      • 一、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 二、 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 一、 世界气候的异常现象及其变化趋势
      • 二、 温室效应
      • 三、 阳伞效应
      • 四、 南极臭氧洞
      • 五、 酸雨
      • 六、 热污染
      • 七、 大气圈氧平衡失调——潜在的危险
    • 第五节 大气污染的危害
      • 一、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二、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 三、 大气污染的其他危害
      • 四、 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的估算
    • 复习思考题
  • 第四章 人类与水圈
    • 第一节 世界水资源
      • 一、 世界水资源与水循环
      • 二、 世界对水的需求
      • 三、 世界供水前景
    • 第二节 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
      • 一、 大型水库的环境效应
      • 二、 案例研究——三门峡大坝与阿斯旺大坝
      • 三、 地下水过度开采
      • 四、 河道整治
      • 五、 湖泊的湮灭
    • 第三节 水体污染
      • 一、 水体的概念
      • 二、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
      • 三、 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 四、 水体污染
    • 第四节 主要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一、 需氧污染物
      • 二、 植物营养物
      • 三、 油类物质
      • 四、 重金属
    • 复习思考题
  • 第五章 人类与生物圈
    • 第一节 生物圈的概念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
      • 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 第三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 一、 生态平衡及其被破坏
      • 二、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 第四节 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 一、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目的
      • 二、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内容
      • 三、 生物圈保护区的特征
      • 四、 生物圈保护区的功能
    • 复习思考题
  • 第六章 人类与土壤圈
    •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
      • 一、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 二、 世界土地资源的消长
    • 第二节 人类对土壤圈的影响
      • 一、 土壤侵蚀
      • 二、 荒漠化
      • 三、 盐渍化和水涝
      • 四、 土地和危险废弃物
    • 第三节 农药与土壤污染
      • 一、 农药的分类
      • 二、 农药与环境污染
      • 三、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与转化
    • 第四节 土地与粮食问题
    • 复习思考题
  • 第七章 人类与岩石圈
    • 第一节 岩石圈与自然资源
      • 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 二、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 三、 非再生资源生产周期理论
    • 第二节 岩石圈中的能源与矿物资源
      • 一、 能源分类
      • 二、 世界能源供求现状与前景
      • 三、 矿物资源
    • 第三节 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
      • 一、 深井灌水触发地震
      • 二、 气田的开采与回灌引起地面沉降、断层活动和地震
      • 三、 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四、 其他影响
    • 复习思考题
  • 第八章 人口与环境
    • 第一节 世界人口发展简史
      • 一、 过去的人口
      • 二、 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时期
      • 三、 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
      • 四、 未来世界人口的预测
    • 第二节 中国人口问题
      • 一、 中国人口发展简史
      • 二、 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 三、 中国今后人口的发展
    • 第三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一、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二、 对水资源的影响
      • 三、 对能源的影响
      • 四、 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 第四节 人口动态学
      • 一、 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二、 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
    • 第五节 人口预测模型
      • 一、 人口预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二、 人口预测模型
    • 复习思考题
  • 第九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一、 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标准
      • 二、 人文发展指数(HDI)
      • 三、 绿色国民账户
      • 四、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一、 全球《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 二、 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三、 《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
    • 第五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复习思考题
  • 代跋——新自然观与人类文明
  • 附录1 人类环境宣言
  • 附录2 内罗毕宣言
  • 附录3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附录4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 附录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