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无机化学(第三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张乐华
定价:
57.00元
ISBN:
978-7-04-047812-9
版面字数:
55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7-06-30
物料号:
4781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化学类
二级分类:
医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
三级分类:
无机化学及实验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修订版。

全书共分15章,1~11章是无机化学基础理论部分,12~15章是元素化学部分,各章之后均配有思考题和习题。全书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本书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和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一、无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 二、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 三、物理量的表示与运算
  • 第一章 溶液
    • 第一节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 一、B的质量分数
      • 二、B的体积分数
      • 三、B的质量浓度
      • 四、B的分子浓度
      • 五、B的浓度
      • 六、B的摩尔分数
      • 七、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 第二节 稀溶液的通性
      • 一、液体的蒸气压
      • 二、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三、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
      • 四、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 五、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一、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三、焓
    • 第二节 热化学
      • 一、反应进度
      • 二、热力学标准状态
      • 三、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和摩尔焓变
      • 四、热化学方程式
      • 五、赫斯定律
      • 六、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 第三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 一、自发过程
      • 二、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
      • 一、利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 二、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影响
    • 第五节 热力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 一、生化标准状态
      • 二、生物体内的耦合反应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三章 化学平衡
    • 第一节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 一、可逆反应
      • 二、化学平衡
    • 第二节 标准平衡常数
      • 一、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
      • 二、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 第三节 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与计算
      • 一、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
      • 二、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 第四节 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 一、计算平衡组成
      • 二、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 三、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
    • 第五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二、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
    •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 一、转化速率
      • 二、反应速率
      • 三、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
    • 第二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一、元反应和复合反应
      • 二、质量作用定律
      • 三、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 第三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一、范托夫规则
      • 二、阿伦尼乌斯方程
    • 第四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 二、酶的催化作用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五章 酸碱平衡
    • 第一节 酸碱理论
      • 一、酸碱电离理论
      • 二、酸碱质子理论
      • 三、酸碱电子理论
      • 四、软硬酸碱理论
    • 第二节 水的解离平衡和水溶液的pH
      • 一、水的解离平衡
      • 二、水溶液的pH
    • 第三节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 一、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 二、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 三、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与其共轭碱的标准解离常数的关系
    • 第四节 酸、碱溶液H3O+,OH-浓度的计算
      • 一、一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 二、一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
      • 三、多元弱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 四、多元弱碱溶液OH-浓度的计算
      • 五、两性物质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 六、混合酸溶液H3O+浓度的计算
      • 七、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 第五节 缓冲溶液
      •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六章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 第一节 标准溶度积常数
      • 一、标准溶度积常数
      • 二、标准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一、溶度积规则
      • 二、沉淀的生成
      • 三、沉淀的溶解
      •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 第三节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 一、分步沉淀
      • 二、沉淀的转化
    •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在药学中的应用
      • 一、沉淀-溶解平衡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
      • 二、沉淀-溶解平衡在药品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一、氧化值
      •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 三、氧化还原电对
      •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第二节 原电池
      • 一、原电池的组成
      • 二、原电池符号
    • 第三节 电极电势与原电池的电动势
      •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
      • 三、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
      • 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 五、能斯特方程
    •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 二、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 四、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 第五节 元素电势图和电势-pH图
      • 一、元素电势图
      • 二、电势-pH图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第一节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 一、氢原子光谱
      • 二、玻尔理论
    • 第二节 微观粒子的特性
      •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 二、不确定原理
    • 第三节 氢原子结构
      • 一、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 二、氢原子的波函数
      • 三、量子数
    • 第四节 氢原子的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 一、基态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形
      • 二、氢原子波函数的角分布图和电子云的角分布图
      • 三、氢原子的径向分布图
    • 第五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 一、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 二、鲍林近似能级图和科顿能级图
      • 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第六节 元素周期表
      •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
      • 二、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与族
      • 三、原子的价层电子组态与元素的分区
    • 第七节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 一、有效核电荷
      • 二、原子半径
      • 三、电离能
      • 四、电子亲和能
      • 五、电负性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九章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 第一节 离子键
      • 一、离子键的形成
      • 二、离子键的特征
      • 三、离子的特征
    • 第二节 离子晶体
      • 一、晶格和晶胞
      • 二、离子晶体的特征
      • 三、离子晶体的类型
      • 四、离子晶体的半径比规则
    • 第三节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 一、玻恩-哈伯循环
      • 二、玻恩-朗德方程
    • 第四节 离子极化
      • 一、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
      • 二、离子极化对化学键类型的影响
      • 三、离子极化对晶体构型的影响
      • 四、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 第一节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
      • 一、共价键的本质
      • 二、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 三、共价键的类型
      • 四、配位共价键
      • 五、共价键参数
    • 第二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实例
    • 第三节 杂化轨道理论
      •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 二、s-p杂化轨道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 三、d-s-p杂化轨道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 第四节 分子轨道理论
      •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 二、分子轨道的形成
      • 三、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 四、异核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 第五节 离域π键
    • 第六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 一、分子的极性
      • 二、分子间作用力
      • 三、氢键
    • 第七节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 一、原子晶体
      • 二、分子晶体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 四、配位化合物的分类
    •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
      • 一、配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 二、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 第三节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 一、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 二、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 第四节 螯合物
      • 一、螯合物的形成及特殊稳定性
      • 二、生物配体
    • 第五节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 一、配位个体的标准稳定常数
      • 二、配位个体的稳定性
      •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
    • 第六节 配位化合物在药学上的应用
      • 一、生命必需金属元素的补充
      • 二、有毒金属元素的促排
      • 三、新药的研制
      • 四、配合物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二章 s区元素
    • 第一节 氢
      • 一、物理性质
      • 二、化学性质
      • 三、氢气的制备
      • 四、氢化物
    • 第二节 s区元素概述
    • 第三节 s区元素的单质
      • 一、物理性质
      • 二、化学性质
    • 第四节 s区元素的化合物
      • 一、氧化物
      • 二、氢氧化物
      • 三、盐类
      • 四、焰色反应
    • 第五节 锂和铍的特殊性与对角线规则
      • 一、锂和铍的特殊性
      • 二、对角线规则
    • 第六节 s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一、s区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 二、常用药物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三章 p区元素
    • 第一节 p区元素概述
    • 第二节 硼族元素
      • 一、硼族元素概述
      • 二、硼族元素的单质
      • 三、硼的化合物
      • 四、铝的化合物
      • 五、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三节 碳族元素
      • 一、碳族元素概述
      • 二、碳族元素的单质
      • 三、碳的重要化合物
      • 四、硅的重要化合物
      • 五、锡和铅的重要化合物
      • 六、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四节 氮族元素
      • 一、氮族元素概述
      • 二、氮族元素的单质
      • 三、氮的化合物
      • 四、磷的化合物
      • 五、砷、锑和铋的化合物
      • 六、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五节 氧族元素
      • 一、氧族元素概述
      • 二、氧和硫的单质
      • 三、过氧化氢
      • 四、硫的化合物
      • 五、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六节 卤族元素
      • 一、卤族元素概述
      • 二、卤族元素的单质
      • 三、卤化氢和卤化物
      • 四、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 五、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七节 稀有气体
      • 一、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 二、稀有气体化合物
      • 三、稀有气体的应用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四章 d区元素
    • 第一节 过渡元素概述
      • 一、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
      • 二、过渡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 三、过渡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 四、过渡元素的氧化值
      • 五、过渡元素离子的颜色
      • 六、过渡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 第二节 钛
      • 一、钛的单质
      • 二、钛的重要化合物
    • 第三节 钒
      • 一、钒的单质
      • 二、钒的重要化合物
    • 第四节 铬、钼和钨
      • 一、铬、钼和钨的单质
      • 二、铬的化合物
      • 三、钼和钨的化合物
    • 第五节 锰
      • 一、锰的单质
      • 二、锰的重要化合物
    • 第六节 铬和锰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一、铬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 二、锰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 三、常用药物
    • 第七节 铁系元素
      • 一、铁系元素概述
      •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 三、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
      • 四、常用药物
    • 第八节 铂系元素
      • 一、铂系元素概述
      • 二、铂和钯的重要化合物
      • 三、常用药物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十五章 ds区元素
    • 第一节 铜族元素
      • 一、铜族元素概述
      • 二、铜的重要化合物
      • 三、银的重要化合物
      • 四、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第二节 锌族元素
      • 一、锌族元素概述
      • 二、锌的重要化合物
      • 三、汞的重要化合物
      • 四、生物学效应及常用药物
    • 思考题
    • 习题
  • 附录
    • 附录一 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
    • 附录二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附录三 某些酸、碱的标准解离常数
    • 附录四 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 附录五 某些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 附录六 某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
    • 附录七 某些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 主要参考文献
  • 元素周期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