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书法简史(第二版)


作者:
王镛 主编
定价:
34.00元
ISBN:
978-7-04-063738-0
版面字数:
39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8-22
物料号:
6373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艺术
二级分类:
美术学
三级分类:
书法学

本教材从书法历史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渊源及发展流变。在传统书法史构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考古新材料,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力图以追摹历代书迹的真切体验去阐释中国书法的心灵境界,以内在的艺术规律为脉络去梳理书法艺术现象,并通过较为全面的书法史料去寻求书法历史和书法传统的完整性观照。

本教材体例规范、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笃实,是一本具有可读性的中国书法简史,适合于高等院校美术和书法专业师生及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先秦和秦代书法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演进与书法的发展
      • 一、汉字的起源
      • 二、汉字的形体特征与书写规则
      • 三、书体的演进与书法的发展
    • 第二节 商代书法
      • 一、甲骨刻辞及其形式与规则
      • 二、甲骨文的分期与书风演进
      • 三、殷商金文书法及其他
    • 第三节 西周书法
      • 一、线条的纯化与结构的秩序化
      • 二、西周金文的分期与书风演变
      • 三、西周甲骨书法及其他
    • 第四节 春秋战国书法(上)
      • 一、古籀之异与地域书风
      • 二、装饰风尚与鸟虫书体
      • 三、正体铭文与草体刻款
    • 第五节 春秋战国书法(下)
      • 一、盟书与古文蝌蚪
      • 二、简牍、帛书书法
      • 三、刻石书法及其他
    • 第六节 秦代书法
      • 一、小篆刻石、权量诏铭书法
      • 二、简牍墨迹与隶书的兴起
      • 三、秦代及先秦的书写工具与材料
  • 第二章 两汉书法
    • 第一节 西汉、新莽时期书法
      • 一、简牍、帛书墨迹
      • 二、刻石
      • 三、金文、砖文、瓦当
    • 第二节 东汉时期书法
      • 一、简牍墨迹
      • 二、刻石
      • 三、金文、砖文
    • 第三节 汉代的书法教育
      • 一、童蒙教育与字书
      • 二、汉代的令史、书佐
      • 三、今、古文经学与文字学
      • 四、鸿都门学
    • 第四节 著名书家和书学理论
      • 一、著名书家
      • 二、书学理论
    • 第五节 书法用具的改良
      • 一、笔
      • 二、墨、研
      • 三、纸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书法
    • 第一节 三国、西晋名家书法
      • 一、篆、隶书名家与篆、隶书的发展
      • 二、楷、行书名家钟繇与楷、行书的发展
      • 三、草书名家与草书的发展
      • 四、门阀制度与书法世家
    • 第二节 东晋南朝名家书法
      • 一、承袭古风的东晋早期书法名家
      • 二、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创新
      • 三、二王书风在南朝的传承
    • 第三节 北朝名家书法
      • 一、崔、卢二门书法的传承
      • 二、南北朝书法的交流与书风融合
    • 第四节 刻石书法
      • 一、碑刻、摩崖
      • 二、墓志
      • 三、造像题记
      • 四、砖文
    • 第五节 简牍、写本墨迹
      • 一、长沙走马楼吴简与西北简牍残纸
      • 二、写经
    • 第六节 书学理论
      • 一、书势、书状与书赋
      • 二、对书法名家的品评
      • 三、书法技巧的总结
  • 第四章 隋唐五代书法
    • 第一节 隋朝书法
    • 第二节 初唐书法
      • 一、唐太宗与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
      • 二、科举制与书法教育
      • 三、初唐四家
    • 第三节 盛唐书法
      • 一、馆阁书家
      • 二、李邕与行书名家
      • 三、癫张醉素
      • 四、盛唐气象颜真卿
      • 五、李阳冰复兴篆书
    • 第四节 晚唐和五代书法
      • 一、晚唐名家
      • 二、五代书法
    • 第五节 唐代写经和墓志书法
      • 一、写经
      • 二、墓志
    • 第六节 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 一、隋与初唐书法理论
      • 二、盛唐书法理论
      • 三、晚唐及五代书法理论
    • 第七节 唐代书法域外传播
      • 一、朝鲜半岛
      • 二、日本
  • 第五章 宋金元书法
    • 第一节 北宋前期书法
      • 一、晚唐、五代遗风
      • 二、“趋时贵书”现象
      • 三、北宋前期的其他书家
    • 第二节 北宋后期书法
      • 一、欧阳修对“尚意”书法的理论作用
      • 二、蔡襄对“尚意”书法的实践作用
      • 三、苏、黄、米与“尚意”书风
      • 四、北宋后期的其他书家
    • 第三节 南宋、金书法
      • 一、苏轼影响下的书家
      • 二、黄庭坚影响下的书家
      • 三、米芾影响下的书家
      • 四、“二王”流派影响下的书家
      • 五、金代书法
    • 第四节 元代书法
      • 一、赵孟与元代书法的复古思潮
      • 二、元代中、后期书法
      • 三、元末隐士书法
      • 四、元代的篆、隶书家
    • 第五节 宋、元刻帖和书论
      • 一、宋代刻帖
      • 二、元代刻帖
      • 三、宋代书论
      • 四、元代书论
  • 第六章 明清书法
    • 第一节 明代前期书法
      • 一、“三宋”与明初书法
      • 二、“二沈”与“台阁体”书法
    • 第二节 明代中期书法
      • 一、祝允明与明中叶书法
      • 二、文徵明与“吴门书派”
      • 三、陈淳、王宠的书法
    • 第三节 明代后期书法
      • 一、徐渭的书法
      • 二、董其昌与帖学书法
      • 三、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的书法
    • 第四节 清代前期书法
      • 一、王铎与清初书法
      • 二、傅山与清初书法
      • 三、董其昌书风的影响
      • 四、碑学书法的发端
    • 第五节 清代中期书法
      • 一、中期帖学“四大家”
      • 二、清代的金石文字学
      • 三、碑学书法的发展
    • 第六节 清代后期书法
      • 一、何绍基于碑学书法的意义
      • 二、赵之谦的书法
      • 三、吴昌硕的书法
    • 第七节 明清书论
  • 主要参考书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