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物理化学(简明版)(第三版)


作者: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编
定价:
62.00元
ISBN:
978-7-04-065068-6
版面字数:
55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8-11
物料号:
6506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化学类
二级分类: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公共课
三级分类:
物理化学及实验

本书是在《物理化学(简明版)》(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时保持了前两版教材的框架结构,内容包括气体的pVT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界面现象、化学动力学和胶体化学。本版增加了重点难点视频、例题解析视频、拓展资源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读者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使用。

本书作为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第七版)的补充,可作为学时数较少的化工、制药、材料、环境、生物、医学、药学、食品、能源、地质等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2.理想气体模型
    •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 1.混合物的组成
      •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应用
      • 3.道尔顿定律
      • 4.阿马加定律
    • §1.3 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 1.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2.临界参数
      • 3.真实气体的p-Vm图及气体的液化
    • §1.4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 1.真实气体的pVm-p图及玻意耳温度
      • 2.范德华方程
      • 3.位力方程
    • §1.5 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 1.压缩因子
      • 2.对应状态原理
      • 3.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 1.系统与环境
      • 2.状态与状态函数
      • 3.过程与途径
      • 4.功和热
      • 5.热力学能
    •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热力学第一定律
      • 2.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
      • 3.焦耳实验
    •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 1.恒容热(QV)
      • 2.恒压热(Qp)及焓
      • 3.QV=ΔU与Qp=ΔH关系式的意义
    • §2.4 摩尔热容
      • 1.摩尔定容热容(CV,m)
      • 2.摩尔定压热容(Cp,m)
      • 3.Cp,m与CV,m的关系
      • 4.Cp,m(CV,m)随T的变化
      • 5.平均摩尔热容
    • §2.5 相变焓
      • 1.摩尔相变焓
      • 2.摩尔相变焓随温度的变化
    • §2.6 化学反应焓
      • 1.反应进度
      • 2.摩尔反应焓
      • 3.标准摩尔反应焓
      • 4.Qp,m与QV,m的关系
    • §2.7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 1.标准摩尔生成焓
      • 2.标准摩尔燃烧焓
      • 3.ΔrHΘm随T的变化——基尔霍夫公式
      • 4.非恒温反应过程热力学计算举例
    • §2.8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 1.可逆过程
      • 2.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 §2.9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孙实验
      • 1.焦耳汤姆孙实验
      • 2.节流膨胀的热力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 1.自发过程
      • 2.热、功转换
      • 3.热力学第二定律
    • §3.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 1.卡诺循环
      • 2.卡诺定理
    • §3.3 熵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 1.熵的导出
      • 2.克劳修斯不等式
      • 3.熵增原理
    • §3.4 熵变的计算
      • 1.单纯pVT变化过程熵变计算
      • 2.相变过程熵变计算
      • 3.环境熵变计算
    • §3.5 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 1.热力学第三定律
      • 2.规定熵与标准熵
      • 3.标准摩尔反应熵
    • §3.6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 1.亥姆霍兹函数
      • 2.吉布斯函数
      • 3.ΔA及ΔG的计算
    •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 1.热力学基本方程
      • 2.U、H、A、G的一阶偏导数关系式
      • 3.麦克斯韦关系式
      • 4.其他重要的热力学关系式
    • §3.8 克拉佩龙方程
      • 1.克拉佩龙方程
      • 2.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 §4.1 偏摩尔量
      • 1.问题的提出
      • 2.偏摩尔量
      • 3.偏摩尔量的测定法举例
      • 4.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 5.偏摩尔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 §4.2 化学势
      • 1.化学势的定义
      • 2.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方程
      • 3.化学势判据及应用举例
    •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 1.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 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 3.纯真实气体的化学势
      • 4.真实气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 §4.4 逸度及逸度因子
      • 1.逸度及逸度因子
      • 2.逸度因子的计算及普遍化逸度因子图
    • §4.5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 1.拉乌尔定律
      • 2.亨利定律
      • *3.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微观解释
    • §4.6 理想液态混合物
      • 1.理想液态混合物
      • 2.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 3.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
    • §4.7 理想稀溶液
      • 1.溶剂的化学势
      • 2.溶质的化学势
      • 3.其他组成标度表示的溶质的化学势
      • 4.溶质化学势表达式的应用举例——分配定律
    • §4.8 活度及活度因子
      • 1.真实液态混合物
      • 2.真实溶液
      • 3.化学势表达式小结
    •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 1.溶剂蒸气压下降
      • 2.凝固点降低(析出固态纯溶剂)
      • 3.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
      • 4.渗透压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五章 化学平衡
    • §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平衡条件
    • §5.2 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
      • 1.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
      • 2.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 3.相关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 4.有纯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 5.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的不同表示法
    • §5.3 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 1.ΔrGΘm及KΘ的计算
      • 2.KΘ的实验测定及平衡组成的计算
    • §5.4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 1.范托夫方程
      • 2.ΔrHΘm不随温度变化时KΘ的计算
      • 3.ΔrHΘm随温度变化时KΘ的计算
    • §5.5 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 1.压力对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
      • 2.惰性组分气体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3.增加反应物的量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5.6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 §5.7 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六章 相平衡
    • §6.1 相律
      • 1.基本概念
      • 2.相律
      • 3.几点说明
    •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 1.H2O的相图
      • *2.S(硫)的相图
    • §6.3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 1.压力组成图
      • 2.杠杆规则
      • 3.温度组成图
    • §6.4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 1.压力组成图
      • 2.温度组成图
      • 3.小结
    • *§6.5 精馏原理
    • §6.6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 1.部分互溶液体的相互溶解度
      • 2.共轭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 3.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 4.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
    • §6.7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 1.相图的分析
      • 2.热分析法
      • 3.溶解度法
    • §6.8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 1.生成稳定化合物系统
      • 2.生成不稳定化合物系统
    • §6.9 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 1.固态完全互溶系统
      • 2.固态部分互溶系统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七章 电化学
    • §7.1 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
      • 1.电解池和原电池
      • 2.电解质溶液和法拉第定律
    • §7.2 离子的迁移数
    • §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 1.定义
      • 2.电导的测定
      • 3.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 4.离子独立迁移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 5.电导测定的应用
    • §7.4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 1.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 2.离子强度
      • 3.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 1.可逆电池
      • 2.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 §7.6 原电池热力学
      • 1.可逆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 2.由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熵变
      • 3.由原电池电动势及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焓变
      • 4.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
      • 5.能斯特方程
    • §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 1.电极电势
      • 2.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 3.液体接界电势及其消除
    • §7.8 电极的种类
      • 1.第一类电极
      • 2.第二类电极
      • 3.第三类电极
      • *4.离子选择性电极
    • §7.9 原电池的设计
      • 1.氧化还原反应
      • 2.中和反应
      • 3.沉淀反应
      • 4.扩散过程——浓差电池
    • §7.10 分解电压
    • §7.11 极化作用
      • 1.电极的极化
      • 2.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
      • 3.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
    • §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八章 界面现象
    • §8.1 界面张力
      • 1.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 2.热力学公式
      • 3.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
    • §8.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 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
      • 2.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开尔文公式
      • 3.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
    • §8.3 固体表面
      •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 2.等温吸附
      • 3.吸附经验式——弗罗因德利希公式
      • 4.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
    • §8.4 固液界面
      • 1.接触角与杨氏方程
      • 2.润湿现象
      • 3.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
    • §8.5 溶液表面
      • 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 2.表面过剩浓度与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 3.表面活性物质在吸附层的定向排列
      • 4.表面活性剂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
    • §9.1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 1.反应速率的定义
      • 2.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 3.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
      • 4.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反应级数
      • 5.用气体组分的分压表示的速率方程
      • 6.反应速率的测定
    • §9.2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 1.零级反应
      • 2.一级反应
      • 3.二级反应
      • 4.n级反应
      • 5.小结
    • §9.3 速率方程的确定
      • 1.尝试法
      • 2.半衰期法
      • 3.初始速率法
      • 4.隔离法
    • §9.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
      • 1.阿伦尼乌斯方程
      • 2.活化能
      • 3.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 §9.5 典型复合反应
      • 1.对行反应
      • 2.平行反应
      • 3.连串反应
    • §9.6 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 1.选取控制步骤法
      • 2.平衡态近似法
      • 3.稳态近似法
      • 4.非基元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 §9.7 链反应
      • 1.单链反应的特征
      • 2.由单链反应的机理推导反应速率方程
      • 3.支链反应与爆炸
    • §9.8 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 §9.9 过渡状态理论
    • §9.10 溶液中反应
    • §9.11 光化学
      • 1.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次级过程和猝灭
      • 2.光化学定律
      • 3.光化学反应的机理与速率方程
    • §9.12 催化作用的通性
      • 1.催化剂的基本特征
      • 2.催化反应的一般机理及速率常数
      • 3.催化反应的活化能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第十章 胶体化学
    • §10.1 溶胶的制备
      • 1.分散法
      • 2.凝聚法
      • 3.溶胶的净化
    • §10.2 溶胶的光学性质
      • 1.丁铎尔效应
      • 2.瑞利公式
    • §10.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1.布朗运动
      • 2.扩散
      • 3.沉降与沉降平衡
    • §10.4 溶胶的电学性质
      • 1.电动现象
      • 2.扩散双电层理论
      • 3.溶胶的胶团结构
    • §10.5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 1.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DLVO理论
      • 2.溶胶的聚沉
    • §10.6 乳状液
      • 1.乳状液的分类及鉴别
      • 2.乳状液的稳定
      • 3.乳状液的去乳化
    • 本章小结
    • 概念题
    • 习题
  • 附录
    • 附录一 基本常数
    • 附录二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2005)
    • 附录三 某些物质的临界参数
    • 附录四 某些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 附录五 某些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 附录六 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及摩尔定压热容
    • 附录七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