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共50个实验项目。本书共有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3章为物理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第4章为基础性实验,第5章为综合性实验,第6章为设计性实验,第7章为研究性实验。另外,为了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和教材的信息化,每个实验项目通过二维码技术将数字化资源与教材内容、实验操作进行了有机结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物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阅读。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 2.1 测量与测量误差
- 2.2 测量误差的估算
-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 2.4 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 2.5 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简介
- 练习题
- 第3章 物理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 3.1 概述
- 3.2 长度测量仪器
- 3.3 质量测量仪器
- 3.4 时间测量仪器
- 3.5 温度测量仪器
- 3.6 电磁测量仪器
- 3.7 光学测量仪器
- 3.8 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
- 第4章 基础性实验
- 实验4.1 转动惯量的测量
- 实验4.2 应变测力传感器实验
- 实验4.3 波尔共振实验
- 实验4.4 用准稳态法测量比热容/导热系数
- 实验4.5 空气热机实验
- 实验4.6 理想气体方程实验
- 实验4.7 示波器的使用
- 实验4.8 电表的改装
- 实验4.9 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
- 实验4.10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 实验4.11 电子束的偏转和聚焦
- 实验4.12 RLC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 实验4.13 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声速
- 实验4.14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 实验4.15 光电效应实验
- 实验4.16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 实验4.17 迈克耳孙干涉实验
- 实验4.18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 实验4.19 用牛顿环测量球面的曲率半径
- 实验4.20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的测量
- 实验4.21 弗兰克-赫兹实验
- 实验4.22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
- 实验4.23 旋光现象实验
- 第5章 综合性实验
- 实验5.1 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 实验5.2 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杨氏模量
- 实验5.3 用传感器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 实验5.4 声速的测量
- 实验5.5 电激励磁悬浮实验
- 实验5.6 巨磁阻效应及其应用
- 实验5.7 非平衡电桥的应用
- 实验5.8 密立根油滴实验
- 实验5.9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 实验5.10 光敏传感器光电特性的研究
- 实验5.11 光学空间滤波实验
- 实验5.12 全息照相
- 实验5.13 压电陶瓷微位移性能的测量
- 实验5.14 超声波及其应用
- 实验5.15 高速摄影动力学实验
- 实验5.16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实验
- 实验5.17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 第6章 设计性实验
- 实验6.1 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 实验6.2 光学助视仪器的设计与组装
- 实验6.3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实验6.4 粒状材料及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
- 实验6.5 用分光计测量透明液体的折射率
- 第7章 研究性实验
- 实验7.1 复合电镀实验(一)——赫尔槽实验
- 实验7.2 复合电镀实验(二)——金属-固体微粒复合膜电铸工艺研究
- 实验7.3 石墨烯层间纳米摩擦性质的研究
- 实验7.4 金属铝材料裂纹传播及断裂行为研究
- 实验7.5 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半导体的电子结构
- 附录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