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当前中国法治建设与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融合法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以通俗语言阐释法治社会的理论逻辑。全书分为七讲:第一讲通过真实案例揭示国家治理的法治挑战;第二讲介绍“共同体”的内涵,说明理想治理所需要的“规范之网”;第三讲对理论界已有的法治社会内涵界定进行归类,并给出本书对法治社会的定义;第四讲通过对“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解读,说明法治社会的体系性任务及其在“规范之网”建构中的基础性地位;第五讲梳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法治社会建设规划的基本情况;第六讲结合案例讨论法治社会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索;第七讲从两个方面对法治社会建设之于“中国之治”的意义进行总结性讨论。
本书既可作为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法律实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参考书目。
- 前辅文
- 第一讲 国家治理的法治挑战
- 第一节 法治事件三则
- 第二节 法治国家治理体系
- 第三节 依法治理的三类挑战
- 第二讲 共同体与规范之网
- 第一节 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 第二节 共同体的类型:“社会”与“国家”
- 第三节 “规范之网”与理想治理
- 第三讲 法治社会内涵解析
- 第一节 “法治社会”在中国的理论源流
- 第二节 法治社会的四种内涵
- 第三节 定义法治社会:一个“差序格局”的视角
- 第四讲 法治中国“一体建设”
- 第一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从国家治理看法治建设的“整体性”
- 第三节 法治建设任务目标的“体系性”
- 第四节 理解法治社会的基础地位
- 第五讲 建设规划:“书本里的”法治社会
- 第一节 中国法治社会建设规划概要
- 第二节 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规划任务
- 第三节 对法治社会建设规划的学理思考
- 第六讲 实践探索:“行动中的”法治社会
- 第一节 规范制定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依规自治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依规解纷的实践探索
- 第四节 规范遵守的实践探索
- 第五节 规范体系的“体系化”
- 第七讲 法治社会与“中国之治”
- 第一节 法治社会和基于“规范之网”的中国治理
- 第二节 法治社会与活力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余论 法治社会相关的若干理论课题
- 附录:元宇宙的法律治理
- 阅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