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药炮制学


作者:
陆兔林 窦志英
定价:
85.00元
ISBN:
978-7-04-064022-9
版面字数:
72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5-08-26
物料号:
64022-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医药
二级分类:
中药学

本教材为教育部基础学科中药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101计划”)核心教材之一。分为总论、各论和传承发展三部分,共19章。总论突出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体系等,并增加了中药炮制传承创新进程、中药饮片的标签管理等新政策新内容;各论对重点药味进行重点介绍,有关药物的质量控制要求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饮片标准,进一步强调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同时炮制研究部分收载了最新研究成果,突出炮制原理研究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每章章首设导言,由案例导入,并设置拓展性思考题;根据教学需要精简内容、突出重点药物,严谨求实;同时开设窗口配套数字资源,包括课程思政案例、知识拓展和推荐阅读等内容,旨在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本教材可供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创新实验班及其他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相关课程教材和临床中药师与中医药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 前辅文
  •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 二、中药炮制学的内涵与外延
        • 三、中药炮制学的主要任务
        • 四、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 第三节 中药炮制相关法规与保密要求
        • 一、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
        • 二、中药炮制技术的保密要求
    •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
        • 一、形成基础
        • 二、形成条件
        • 三、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
        • 一、中药炮制适度理论
        • 二、中药炮制药性变化理论
        • 三、中药炮制辅料作用理论
        • 四、中药炮制生熟异治理论
        • 五、中药炭药止血理论
      • 第三节 中药炮制制药理论
        • 一、制则
        • 二、制法
    • 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 第一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一、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 二、中药炮制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 三、中药炮制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 第二节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 一、中药炮制对四气的影响
        • 二、中药炮制对五味的影响
        • 三、中药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 四、中药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 五、中药炮制对药物补泻的影响
        • 六、中药炮制对药物润燥的影响
        • 七、中药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药炮制对方剂疗效的影响
        • 一、中药炮制提高方剂疗效
        • 二、中药炮制降低配伍用药的毒副作用
        • 三、中药炮制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
      • 第四节 中药炮制对中药制剂的影响
        • 一、中药饮片是制剂的基本原料
        • 二、制剂剂型对饮片的炮制要求
        • 三、中药炮制对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 四、中药炮制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 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 一、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二、增强药物疗效
        • 三、改变或增强性味,扩大用药范围
        •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趋向
        • 五、矫正不良气味,利于服用
        •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 七、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 第二节 中药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的影响
        • 一、对含生物碱类中药的影响
        • 二、对含苷类中药的影响
        • 三、对含挥发油类中药的影响
        • 四、对含鞣质类中药的影响
        • 五、对含有机酸类中药的影响
        • 六、对含油脂类中药的影响
        • 七、对含树脂类中药的影响
        • 八、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中药的影响
        • 九、对含糖类中药的影响
        • 十、对含无机成分中药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 一、中药炮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 二、中药炮制对中药毒理的影响
    • 第五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和辅料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分类方法
        • 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 二、三类及五类分类法
        • 三、《中国药典》分类法
        • 四、药用部位来源分类法
        • 五、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 一、液体辅料
        • 二、固体辅料
    • 第六章 中药饮片的生产与管理
      • 第一节 中药饮片工业生产与发展
        • 一、饮片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 二、饮片生产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阶段
        • 三、饮片生产规范化管理阶段
      • 第二节 中药饮片生产厂房的设计
        • 一、厂区的选择
        • 二、厂房与车间的要求
      • 第三节 中药饮片的生产设备
        • 一、常用炮制机械
        • 二、生产线与生产机组
        • 三、设备管理
        • 四、中药炮制工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四节 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
        • 一、组织机构管理
        • 二、物料管理
        • 三、生产管理
        • 四、质量管理
    • 第七章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 一、性状
        • 二、鉴别
        • 三、检查
        • 四、浸出物
        • 五、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
        • 六、含量测定
      •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
        • 一、检验用样品取样方法
        • 二、对照样品
        • 三、破碎或粉碎样品的检定
      • 第三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
        • 一、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管理
        • 二、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 第四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 一、药材基源
        • 二、生态环境
        • 三、采收季节
        • 四、产地加工与炮制
      • 第五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溯源
        • 一、中央中药材流通追溯平台
        • 二、地方中药材流通追溯平台
      • 第六节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新技术
        • 一、光谱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
        • 二、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 三、生物检定技术
        • 四、一测多评技术
        • 五、其他方法与技术
    • 第八章 中药饮片包装与储运养护
      • 第一节 中药饮片包装
        • 一、中药饮片包装技术
        • 二、中药饮片包装材料
        • 三、中药饮片包装设计
        • 四、中药饮片包装设备
        • 五、中药饮片小包装
      • 第二节 中药饮片贮藏与养护
        • 一、中药饮片贮藏中的变异现象
        • 二、影响中药饮片变异的因素
        • 三、中药饮片贮藏养护方法
  • 中篇 各论
    • 第九章 净制
      • 第一节 清除杂质
        • 一、挑选
        • 二、筛选
        • 三、风选
        • 四、水选
        • 五、磁选
        • 六、其他净选法
      • 第二节 净选分离
        • 一、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 二、清除非药用部位
      • 第三节 其他加工
    • 第十章 切制
      • 第一节 中药材的软化
        • 一、软化处理方法
        • 二、软化程度检查
      •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切制
        • 一、中药饮片类型
        • 二、片型选择原则
        • 三、中药饮片的切制方法
        • 四、中药饮片切制工具与设备
      • 第三节 中药饮片的干燥
        • 一、干燥方法
        • 二、干燥设备
      • 第四节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
        • 一、常见的不合格饮片
        • 二、不合格饮片的影响因素
    • 第十一章 炒法
      • 第一节 清炒法
        • 一、炒黄
          • 芥子
          • 莱菔子
          • 王不留行
          • 葶苈子
          • 决明子
          • 蔓荆子
          • 牛蒡子
          • 茺蔚子
          • 瓜蒌子
          • 紫苏子
          • 冬瓜子
          • 酸枣仁
          • 槐花
          • 水红花子
          • 黑芝麻
          • 火麻仁
          • 桑枝
          • 使君子
          • 蒺藜
          • 苍耳子
          • 白果
          • 花椒
          • 牵牛子
          • 常山
          • 九香虫
          • 海螵蛸
        • 二、炒焦
          • 山楂
          • 槟榔
          • 栀子
          • 川楝子
        • 三、炒炭
          • 蒲黄
          • 干姜
          • 大蓟
          • 小蓟
          • 白茅根
          • 地榆
          • 槐角
          • 侧柏叶
          • 藕节
          • 茜草
          • 乌梅
          • 牡丹皮
          • 卷柏
          • 绵马贯众
          • 荆芥
          • 荆芥穗
          • 鸡冠花
          • 石榴皮
      • 第二节 加辅料炒法
        • 一、麸炒
          • 苍术
          • 枳壳
          • 枳实
          • 椿皮
          • 僵蚕
          • 芡实
          • 薏苡仁
        • 二、米炒
          • 斑蝥
          • 党参
          • 红娘子
        • 三、土炒
          • 白术
          • 山药
        • 四、砂炒
          • 马钱子
          • 骨碎补
          • 狗脊
          • 鸡内金
          • 鳖甲
          • 龟甲
          • 穿山甲
          • 脐带
        • 五、蛤粉炒
          • 阿胶
          • 鹿角胶
        • 六、滑石粉炒
          • 水蛭
          • 鱼鳔
          • 黄狗肾
          • 刺猬皮
          • 玳瑁
    • 第十二章 炙法
      • 第一节 酒炙法
        • 黄连
        • 大黄
        • 当归
        • 川芎
        • 白芍
        • 赤芍
        • 丹参
        • 益母草
        • 龙胆
        • 续断
        • 牛膝
        • 仙茅
        • 威灵仙
        • 锁阳
        • 地龙
        • 蛇蜕
        • 蕲蛇
        • 乌梢蛇
      • 第二节 醋炙法
        • 甘遂
        • 莪术
        • 柴胡
        • 延胡索(元胡)
        • 商陆
        • 芫花
        • 京大戟
        • 狼毒
        • 乳香
        • 没药
        • 三棱
        • 香附
        • 郁金
        • 五灵脂
        • 艾叶
      • 第三节 盐炙法
        • 知母
        • 黄柏
        • 泽泻
        • 杜仲
        • 补骨脂
        • 车前子
        • 巴戟天
        • 韭菜子
        • 菟丝子
        • 沙苑子
        • 小茴香
        • 橘核
        • 荔枝核
        • 胡芦巴
        • 益智
        • 砂仁
        • 八角茴香
      • 第四节 蜜炙法
        • 甘草
        • 黄芪
        • 百部
        • 白前
        • 枇杷叶
        • 款冬花
        • 百合
        • 麻黄
        • 紫菀
        • 旋覆花
        • 瓜蒌
        • 瓜蒌皮
        • 桑白皮
        • 白薇
        • 升麻
        • 桂枝
        • 桑叶
        • 金樱子
        • 马兜铃
      • 第五节 姜炙法
        • 厚朴
        • 竹茹
        • 草果
      • 第六节 油炙法
        • 淫羊藿
        • 蛤蚧
        • 三七
    • 第十三章 煅法
      • 第一节 明煅法
        • 白矾
        • 石膏
        • 石决明
        • 硼砂
        • 皂矾(绿矾)
        • 寒水石
        • 花蕊石
        • 钟乳石
        • 云母石
        • 龙齿
        • 龙骨
        • 牡蛎
        • 瓦楞子
        • 蛤壳
        • 珍珠母
        • 禹余粮
        • 阳起石
        • 青礞石
        • 赤石脂
        • 金精石
        • 紫贝齿
      • 第二节 煅淬法
        • 自然铜
        • 炉甘石
        • 赭石
        • 磁石
        • 紫石英
        • 蛇含石
      • 第三节 扣锅煅法
        • 血余炭
        • 荷叶
        • 莲房
        • 干漆
        • 棕榈
        • 蜂房
        • 丝瓜络
        • 灯心草
    • 第十四章 蒸煮法
      • 第一节 蒸法
        • 何首乌
        • 黄芩
        • 地黄
        • 人参
        • 天麻
        • 山茱萸
        • 黄精
        • 肉苁蓉
        • 五味子
        • 女贞子
        • 木瓜
        • 桑螵蛸
      • 第二节 煮法
        • 川乌
        • 附子
        • 远志
        • 草乌
        • 吴茱萸
        • 硫黄
        • 藤黄
      • 第三节 法
        • 苦杏仁
        • 桃仁
        • 白扁豆
    • 第十五章 复制法
      • 半夏
      • 天南星
      • 白附子
      • 蟾酥
      • 松香
      • 蜂胶
      • 紫河车
    • 第十六章 发酵、发芽法
      • 第一节 发酵法
        • 六神曲
        • 淡豆豉
        • 半夏曲
      • 第二节 发芽法
        • 麦芽
        • 稻芽
        • 大豆黄卷
    • 第十七章 其他制法
      • 第一节 烘焙法
        • 虻虫
        • 蜈蚣
      • 第二节 煨法
        • 肉豆蔻
        • 诃子
        • 木香
        • 葛根
      • 第三节 提净法
        • 芒硝
        • 玄明粉
        • 硇砂
      • 第四节 水飞法
        • 雄黄
        • 朱砂
        • 滑石
        • 玛瑙
        • 珍珠
      • 第五节 制霜法
        • 巴豆
        • 千金子
        • 大风子
        • 木鳖子
        • 柏子仁
        • 西瓜霜
        • 信石
        • 鹿角霜
      • 第六节 干馏法
        • 竹沥
        • 蛋黄油
        • 黑豆馏油
  • 下篇 传承发展
    • 第十八章 中药特色炮制技术与传承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传承
        • 一、中药炮制的传承相关政策与背景
        • 二、中药炮制的传承内容
      • 第二节 中药炮制地方传统特色技术
        • 一、樟派
        • 二、建昌派
        • 三、京派
        • 四、川派
        • 五、徽派
        • 六、粤派
        • 七、孟河流派
        • 八、汉派
        • 九、少数民族药物炮制技术
      • 第三节 中药临方炮制
        • 一、临方炮制的形成历史
        • 二、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
        • 三、临方炮制的重要价值
        • 四、临方炮制的传承与创新
    • 第十九章 中药炮制研究与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中药炮制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中药炮制研究内容
        • 二、中药炮制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药炮制研究的新技术与应用
        • 一、组分结构理论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二、谱效关联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三、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五、人工智能感官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六、生物光子辐射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七、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八、蛋白组学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九、生物毒价检测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中药炮制传承创新与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一、中药炮制传承创新与饮片产业发展
        • 二、中药炮制传承创新与饮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三、中药炮制传承创新与饮片产业发展路径
        • 四、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
  • 主要参考书目
  • 药名索引

相关图书